党委宣传部
当前位置: 首页>>思政研究>>研究成果>>正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述评
2015-06-24     (点击: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要]: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的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本文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出发,系统阐述了工学结合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工学结合的发展实践进行了深入对比和分析,并深刻揭示了工学结合在现阶段职业教育中的重大意义,其目的就在于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工学结合;发展历程;意义;“双元制”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整个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已经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和改革的客观要求。今天,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创新观念、与时俱进,构建适合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体系。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有学者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实习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 它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很多学校积累丰富的工学结合的经验,并且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对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质性的探索,他们普遍认为:工学结合就是指在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有机合作中,使职业学校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在其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专业技术知识素养的同时,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的工作经验,生成适应和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综合职业素质,为学生实现就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在教学地点上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工学结合体现了新时期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职业教育本质特征要求的必然结果。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界定工学结合的内涵需要考虑一下两个方面:其一,工学结合的主体是学生,工学结合是一种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其二,工学结合主要指向具体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因而,我认为工学结合主要是指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和真实企业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环境,把学习与工作贯穿于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之中,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具有较高创新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教学活动。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1、国外典型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综述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各异,职业教育经过长期的锤炼,也呈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体现在工学结合上也不尽相同。

(1)德国的“双元制”。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和培训发达的国家之一,“双元制”是其主要的职业教育形式。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等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实施,校企合作贯穿办学的全过程。“双元制”是指学校和企业。学生一方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以学徒身份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应的知识培训,一方面在非全日制的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中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其内涵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成功的职教模式,目的是培养既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一些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

(2)英国的“工学交替”与学徒制。英国的证书模式与“工学交替”的“三明治”课程。英国制定国家资格职业证书制度,建立起证书等值、互换机制,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通道,将职业资格等级与工作岗位证书的等级(大学学位)联系起来。此外,英国的学徒制历史悠久,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1995 年英国开始实施现代学制。现代学制针对 16 岁和 17 的青年,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学生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课程,在国家指定的企业里边学习、边工作,2004 年英国宣布进行现代学徒制改革,放宽年龄限制,扩大和改进学徒课程,赋予雇主更多的权利。目前,英国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现代学徒制。

(3)美国合作教育。源于 19 世纪初的美国一所大学提出的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合作计划,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合作教育贯穿于社区学院办学的全过程。工学交替是主要形式之一,实施主体是社区学院。高职教育来自西方发达的工业国家,一些在国外取得较大成就的经验在我国未必能够顺利实施,尤其是工学结合理论的译介与推广工作受到了诸多限制,因此,在国外高职教育理论的本土化研究中,理论创新尤为重要。

2、国外工学结合教育发展历程

概括而言,国外工学结合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思想渊源与初步实践,系统思想与整体计划实践,全面推广与理论繁荣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思想渊源与初步实践。16世纪时,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其《乌托邦》(1516)中有关劳动教育的设想中已有所表述,其后,英国学者贝勒斯(1648),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1762)等人也先后对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有所描述,随后,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也从理论上做出了一些论证。

第二,系统思想与整体计划实践。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分别是威斯康利思想和辛辛那提合作教育计划。前者可以看作是工学结合教育的系统表述,而后者对工学结合的具体实施作出了较为周密的安排,并从多方面保证实施,标志着工学结合教育进入一个整体实施的阶段。

第三,全面推广与理论繁荣。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来讲,前两个阶段理论多是实践的先导,而这一阶段更为明显的特征是由于世界范围的大型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实践反之促进了工学结合理论的繁荣。自辛辛那提教学计划实施取得成功后,美国不少高校都纷纷效仿该校制定了本校的合作教育计划,并经其他国家的教育工作者传播和发展而成为世界范围的合作教育运动,合作教育的拥护者相继成立了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以及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推广了工学结合教育,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实践促成了研究者对工学结合教育理论的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工学结合模式,包括美国的辛辛那提模式和安提亚克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等。

3、我国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

(1)我国工学结合教育的理论基础

教育与生产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将其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其后,经恩格斯、列宁及毛泽东等不同时期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该理论的三个主要内容:一是在教育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是在劳动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是通过生产劳动,接触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这一理论揭示了现代生产劳动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既言之,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能够有效解释产学研相结合的以下问题:其一,既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那么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力就应贯彻生产劳动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而这具体表现在依靠具有相应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这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如此,其二,既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那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的学校教育就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三,既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双向结合,功能也应该是双方面的,因此,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就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生产部门也应采取措施与教育部门相结合。

(2)我国工学结合教育发展

在我国,工学结合思想及有关实践最早出现在五四运动前后,主要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平民教育思潮与平民教育运动,工读思想和工读运动中,平民教育是平民主义在教育上的反应,其拥护者在提及职业教育内容时,主张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在全国各地开展教育实验,如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展的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中的生计教育,与此同时,国内也出现了工读互助运动,在工读思想和工读运动的发展中,曾经有包括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工学兼营等提法,但其共同点就是主张把工和读结合起来,虽然它的内涵并不完全等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实际上是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早期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明确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12号)中提出:“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相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这是国内较早将高职教育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文件。此后,自2002年开始,教育部先后三次组织了全国性的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议,明确把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必有之路、立校之本、育人之基、发展之源,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意义

高职教育作为行动导向的能力教育,其逻辑起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本质属性对其的规定性,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意义重大。

1、有利于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着明显区别,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应用性强,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有效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2、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就业质量。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实施工学结合对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可从两方面分析:其一,工学结合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能够在工学结合教育阶段完成从一个“生手”向“熟手”转变所需的经验积累,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力的保证了就业生的顺利就业,其二,学生有更多机会与生产一线的真实岗位接触,而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相当于在工学结合中完成了企业新员工招聘和录用的“试用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3、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加速学生的成长过程。环境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校园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应该看到,社会环境与校园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让学生提早进入社会,了解、熟悉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这对学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对学生未来的择业和社会的用人都是有利的。

实施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实施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目的是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教育活动中必须以职业技能为基础,决定了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必须以就业为明确导向。在工学结合的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把课堂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机会有机结合,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工学结合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遵循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上进一步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甘慕仪,徐刚.把握工学结合特点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2.徐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中的作用[J]. 纺织教育.2007(6)

上一条:研究性学习理论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实践教学研究
下一条:实施“三环联动”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

中国 杨凌 渭惠路24号  邮编:712100  联系电话:029-8708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