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2018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举办,主题为“乡村振兴与人才培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教社理事长陈昌智出席并作题为《聚焦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主旨讲话。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大为,省政协副主席、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李冬玉,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九红,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会上,陈昌智理事长向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授“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铜牌,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书记、总干事方乃纯向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授“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校”铜牌。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主持开幕会议。对话会由中华职业教育社、陕西省中华职业教育社、陕西省教育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联合主办,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陈昌智在讲话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国梦,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最强的发展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大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抉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他指出,职业教育在乡土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职业院校是培育乡村各业人才的重要阵地。二是职业院校是开展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三是把乡土人才作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他强调,职业院校要发挥人才优势,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要办“融合型”职业教育,利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为农业产业“播种培育”。第一,产教融合要落脚到村,下得去。第二,产教融合要敞开校门,进得来。第三,产教融合要以产业为导向,融得紧。二是要办“服务型”职业教育,在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深耕细作”。为壮大乡村产业提供服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服务,推动乡村文化发展。为乡村振兴队伍建设提供服务,培育新时代的新型农民。三是要办“创新型”职业教育,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导航引领”。在政策上创新,切实扶持农业职业院校发展。在招生制度上创新,拓宽招生渠道。在办学理念上创新,人才培养从注重单项技能向人的可持续发展转变。

李冬玉做了主旨发言,她认为,一要推动农业农村职业教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担当新使命、实现新作为;二要充分发挥杨凌现代农业科技优势在乡村振兴中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三要使中华职教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优势、做出新贡献。
她希望,一要积极开展乡村振兴与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出题目、列课题、搞研究,争出成果,建言献策;二要大胆进行乡村振兴实验实践探索,杨凌先行,结对交流,合作试验,创出新模式,推广新经验;三是加强国际合作,以杨凌为核心,涉农职业院校为主体,引进项目、输出品牌,推动农业农村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民间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翁鸣,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职教研究中心主任邢晖等6位专家分别以《乡村振兴与农村人才培养培养新人物》《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实践》《基于需求侧新特点的涉农职教师资培训模式创新与质量提升》《完善农业高职院校教育与培训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建设特色培训学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亟需培养人工智能、物联网前沿科技人才》为题作了报告。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孙善学等专家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相关部门代表、行业企业及学校代表对话交流。来自院校、行业企业、地方组织、媒体的200多位代表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