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杨职>>正文
【杨凌发布】九秩耕耘 职教强国 | 时代回响 青春做答——杨凌职院开辟全面育人新路径
2024-11-11     (点击: )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用“大思政课”需要明确教育导向,打通教育场域,串连教育内容,让思政课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真正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办学特色和学生学情,强化顶层设计,创新实施“三全育人”夯基、“五育并举”融通、耕读教育赋能的“正禾”育人工程,用现实社会生活元素拓展思政课的教育资源、教育场域、教育途径,将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把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以“大思政课”推动构筑全面育人新格局。

科学设计 探索“大思政课”新思路

202210月,杨凌职院《实施“正禾”育人工程构建思政课实践大课堂》入选陕西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一校一品牌”创建项目,并牵头组建陕西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发展联盟(高职类)。

近年来,杨凌职院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教育元素,运用现实社会生活素材丰富思政课内涵,以做好陕西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发展联盟工作为抓手,构建横向全员联动、纵向机制贯通的耕读教育特色“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建立健全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举措,以措施有效提升建设质效,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创新源于实践,设计谋划全局。

在构筑“大思政课”教学体系中,杨凌职院建立课堂意识形态规范制度,将通识课、专业课、个性发展课和创新创业课共同作为育人主阵地,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强化课程的德育元素和思政功能。加强省级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打造“匠心杨职”课程思政金牌示范课,开展课程思政观摩活动,让专业课程更“思政”。同时,深入挖掘涉农专业基础知识、人物事迹、政策法规等素材,并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让思政课程更“专业”,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合力育人。

善用“田野” 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今年3月,正值小麦拔节孕穗期。杨凌职院组织师生先后来到学校小麦育种产学研基地和豆村教学实验农场,开展“小麦田里话‘两会’”主题思政课。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首席科学家康振生结合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害的发生规律、致病机理与防治技术,就科技创新对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开展现场教学。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学校研究员赵瑜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六十余年如一日扎根麦田育种的故事,并结合小麦的拔节孕穗期与青年学子的成长关键期,鼓励大家做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像这种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设校内校外“双元联动”田野课堂,将思政课教学由室内引向室外,将“课堂”搬到“田野”的例子在杨凌职院不胜枚举。

杨凌职院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开门办思政课,通过用生动鲜活、入脑入心的“田野”大思政课,引导处于青年学生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身子向下,做一粒扎根泥土的种子,思政“金课”铸魂育人实效进一步显现。

校内田野课堂,从田野教学校园微景观的营造入手,建成了耕读文化馆,打造农耕文化陕西之行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等,引导学生“回到现场”,感悟历史情境,提升责任担当;校外田野课堂,依托杨凌示范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学校小麦育种教研场域,将“课堂”搬到“田间”,开展思政课教师与院士专家、乡村干部、返乡创业“新农人”共上一堂课实践,并进行师生现场讨论、田间劳动、乡村调研活动,用“实践”武装“思想”,推动思政课教学入脑入心。

汇聚资源 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

20219月起,杨凌职院聚焦关中水文化,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陕西关中水利史上的里程碑——郑国渠的修建过程及其背后故事为题材,选拔不同年级阶段的60余名在校学生广泛参演,综合运用文学、音乐、光电、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历时两年多,打造了原创舞台情景剧《郑国渠》,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已成为具有学校特点、高职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

该剧是在学校“后稷文化”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的又一次实践探索。不仅在情节设计中渗透郑国力主保护关中生态想法,将学校的农林水办学特色与剧本创作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了育人内涵与价值。还对标“大思政课”建设要求,以学校“正禾”育人工程入选陕西省“大思政课”建设试点项目为契机,采用情景剧表演教学法,以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参演学生在活泼生动、紧张有序的排练过程中,不仅体验创作带来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更从郑国主持修建灌溉渠事迹中感受郑国胸怀天下的为民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我国劳动人民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促进劳动教育提质增效。

在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中,杨凌职院将耕读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后稷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形成了课程体系夯基、载体平台促学、文化活动赋能、社会实践深化、校园环境浸润的“后稷文化”育人体系。

此外,还深入开展“二十四节气暨农耕文化”“中华经典晨读”“十大节庆”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以“行走的思政课”激活社会大课堂,把实践课堂、思政教育搬到三秦大地的乡村里,把技术技能应用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上,形成助力乡村振兴生动实践;连续三年暑期相继组织“百名教授进百村”乡村振兴大调研、“万名学子进万村”乡村振兴大调研、“乡村振兴大课堂”文明实践活动等,引导和帮助广大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乡村振兴大课堂中同频共振,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乡村振兴事业持续注入杨职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正禾”育人工程实施以来,已惠及学生3.2万余人,广大学生在现实的场景、鲜活的事例、火热的生活、亲身的体验中“学思践悟”,知农时、体农情、察农需、志农事,提高了服务国家战略、投身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主动把乡村基层作为踏实苦干、砥砺自我的“练兵场”。


上一条:【杨凌发布】全国林草职业院校协作会和中国智慧林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年度会议在杨凌职院召开
下一条:【起点新闻】全国林草职业院校协作会和中国智慧林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4年度会议在杨凌职院召开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

中国 杨凌 渭惠路24号  邮编:712100  联系电话:029-8708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