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
当前位置: 首页>>思政研究>>研究成果>>正文
“节点教育”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2016-11-28     (点击: )

“节点教育”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张伟,张晓林[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陕西 杨凌 712100

 

  要:节庆时间节点教育、重大事件节点教育、思政知识节点教育、社团活动节点教育等四个“节点教育”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切实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节点;节点教育;契合;渗透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如何切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节点教育”包括节庆时间节点教育、重大事件节点教育、思政知识节点教育、社团活动节点教育等四个节点教育就是对这一重要课题的做出的有效回应。“节点教育”与学生的日常在校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就是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旨在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

一、节庆时间节点教育

节庆时间节点教育,就是适时契合重要节庆日包括民族传统节日、革命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节庆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以节日、纪念日为载体,蕴含并体现着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渊源、精神本质,具有重要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节庆日包括两大类,即民族传统节日和革命传统节日。由于金色是中华民族的崇高颜色,红色通常象征革命,因此我们可以将民族传统节日称之为金色节日,革命传统节日称之为红色节日。

“核心价值理念往往与文化传统与文化积淀息息相关、一脉相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理念,更是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民族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需要载体的。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传统节日及其相关活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我国较重要且有很大影响力的民族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八个主要节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

“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一部红色历史,在这一红色历史中产生出红色文化。红色节日就是红色历史的浓缩,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红色节日是红色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事件标志性时间的集体记忆,是铭刻在历史上的重大时刻。可以说,一整套红色节日,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史,是一个完整的红色历史体系,也是一个完整的红色文化体系。在红色节日体系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四个‘一’节日,即‘五一’国际劳动节、‘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3]P4

高校思政工作要紧密契合民族传统节日(金色节日)、革命传统节日(红色节日),适时在民族传统节日、革命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上,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突出节庆日的文化内涵,讲清楚中华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分阶段有序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精心组织、因势利导地开展“新年之约”、“清明之思”、“劳动之荣”、“五四之魂”、“端午之忆”、“爱党之情”、“拥军之亲”、“中秋之韵”、“师恩之念”、“重阳之孝”、“爱国之怀”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庆主题教育活动,善于引导广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红色文化的正确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出全方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的良好氛围,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意识形态工作。

二、重大事件节点教育

重大事件节点教育,就是适时契合国家重大事件的发生节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国家重大事件,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重大事件以及近期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军事、科技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可能是单一的学校教育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既具有政治意义,更具有生活意义。这也就是说,核心价值教育应该贯彻‘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的原则,把国家重大事件中大学生的生活历练作为核心价值教育与养成的必备社会氛围”[4]P74。“每一次国家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对人们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其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变化的重要动因和逻辑必然。从静态来讲,国家重大事件可以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从动态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总是要在国家重大事件实践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深化、巩固和检验。因此,国家重大事件也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践环节”[4]P75

可见,国家重大事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我们要准确把握事件节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机。《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利用党和国家成功举办大事、妥善应对难事的时机,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

三、思政知识节点教育

思政知识节点教育,就是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思政课教学知识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很重要的就是要从微观主体方面去培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自觉占有自已的本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信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P23

当然,思政课教学中硬性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样一来,原本有着严谨逻辑魅力,旨在培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的思想教育活动,变成了教师对概念的简单诠释和学生对结论的表面认同,其结果因教育丧失了对灵魂的教化意义,导致部分学生对价值观教育活动产生反感和拒斥。要改变这一状况,使核心价值观真正赢得学生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就必须遵循实效性原则,改造创新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不断赋予其新理念、新形式和新手段”[6]P99

思政课教学“应遵循叠加与渗透相统一的规律。一方面,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内容,要促进教师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积极意义,也要促进学生全面领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社会发展、个体进步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分类渗透融入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原有思政课教学内容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5]P24

当然,思政课教师在组织本课程教学内容时,不可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全部渗透到每一节课,所以就必须在教学知识点上下功夫。全面解读教材,提炼若干个教学知识点,要“科学地安排各知识点的布局,通过层层递进和环环相扣的内容设计形成详细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价值教育结构”[6]P100,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或者12个价值观念中某一个价值观念里的某一个观点赋予到对应的教学知识点中,才能打通在思政课教学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渠道,才能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四、社团活动节点教育

社团活动节点教育,就是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学生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织成立,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具有自主性、志愿性和一定的影响力,扎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凝聚着学生的青春活力,能够有效地回应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实现教育与兴趣的相统一,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隐性课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特殊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学生的头脑,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成为其成长和发展的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教材、走进课堂的同时,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特殊优势”[7]P26。毕竟,“作为隐性课堂的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良好的社团组织与健康的社团活动有利于营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对于印证和升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7]P27

当然,“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团的统领作用时,我们既不能用抽象的一元价值取向去否定具体的多元价值取向,也不能用具体的多元价值取向去代替抽象的一元价值取向,而应坚持价值多元性与价值导向一元性的辩证统一。如果片面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忽视甚至否定社团合理的个体性价值追求,则会影响其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团的多样性价值观作批判性的吸纳,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宽容性与开放性。既要保证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理想的贯彻,又要适应社团多元价值发展的需要,增进社团的价值认同,并通过这种认同来有效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8]P95

当前,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社团活动的性质,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各种渗透隐性价值教育的活动,更加明确地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社团活动的重点,通过开展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学习、贴近学生生活的社团活动,在学生社团活动中促成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识和体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节点教育”是以“无痕”的形式开展,引导大学生在具体节庆日、重大事件、思政课堂和社团活动中主动体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认同感和接受度,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切实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2]黄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5-10-21(2)

[3]常卫国.红色节日体系的价值观养成功能——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长效机制的探索[J].党史纵横,2010(9)

[4]胡宇南.国家重大事件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意蕴[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6)

[5]陶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规律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4)

[6]何小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基本着力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7]徐瑞.论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基于隐性课堂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4(6)

[8]周文华,郗春梅.论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



[1] 作者简介:张伟(1985-),男,安徽舒城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张晓林(1963-),男,陕西岐山人,思政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管理。

 

上一条: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媒体素养关切探析
下一条:新形势下党员“知行统一”问题的思考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

中国 杨凌 渭惠路24号  邮编:712100  联系电话:029-8708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