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2015年7月23日)
裴红波 唐艳丽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1999年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1934年
于右任
先生和杨虎城将军创建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是我国举办职业教育最早的院校之一。办学81年来,共培养15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陕西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省级以上奖励60多项。系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之一。
学院占地面积1630亩,校舍建筑面积45. 2 万平方米,有标准化学生公寓20栋、标准化食堂3座,拥有现代化的体育活动场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3亿元。拥有现代化、生产性校内实验实训室22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1个,校外产学研示范基地11个,形成了具有职业训练、教学科研、技术交流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训体系。图书馆藏书87.9万册,订阅期刊1300余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500余名。
学院设有水利工程分院、建筑工程分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分院、经济与贸易分院、生物工程分院、生态环境工程分院、机电工程分院、信息工程分院、药物与化工分院、动物工程分院、旅游与管理分院、文理分院等16个分院部。开设有农、林、水、建、理、工、管、经等8大类70个高职专业。其中有水利水电、生物技术等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和生物制药等11个省级重点专业。国家部委在学院设有6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可承担176个高、中级职业(工种)技能鉴定任务。设有陕西省中职校长培训基地、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等8个培训基地,建有西安交通大学远程教育分中心、华北水电学院等5所本科院校函授站。形成了融短期技能培训、中长期职业培训、成人本科学历教育和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多形式、多层次办学格局。
学院现有教职工843名,其中教授53名、副教授286名,具有“双师”素质教师310名。客座教授20多名,外聘教师300多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和省级突出贡献专家、劳动模范3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国家和省级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7名,省级教学名师9名,省级(全国行业)职教名师20名。形成了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先后主、参编正式出版教材500多种,公开发表论文21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900多篇,建成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32门。
近年来,学院抓住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和发挥职教集团这个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牛鼻子”,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科学谋划学院今后的发展,努力创建全一流示范名校,为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合作百县千企 组建职教集团
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改革发展中创造性地实施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开辟了高职院校校企校政合作的新路子。组建职教集团,有效整合共享多方优势资源,创新合作育人新机制。“百县千企”和“职教集团”已成为陕西乃至中国高职教育开门办学的一张亮丽名片,彰显出这所具有81年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改革创新的活力,折射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陕西乃至西部高职教育的无穷魅力。
突破瓶颈,百县千企花开满园。遵循市场、教育两个规律,利用学校、社会两种资源,培养适需对路的高素质人才,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突破瓶颈的基本思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启动实施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搭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毕业生就业的多功能开放平台。
所谓百县千企联姻工程,是利用与陕西省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的共建优势及地处杨凌示范区的区位优势,以原有的校企合作为基础,与省内外100个左右的县,1000个左右的企业建立稳定的、联系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整合和统筹学院与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建立起紧密合作型、松散结合型、辐射互惠型三级联谊圈的校企、校政互惠共赢的联合体。
目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与省内外132个县(区)政府,1132家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百县千企联姻工程的实施,不仅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顶岗实习、提前熟悉生产过程、熟悉工作流程提供了便利条件,更为毕业生尽早了解企业、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考查学生,知彼知己的相互选择提供个广阔的平台。有了这一坚强的支撑平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近五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稳居96%以上,合作企业接收毕业生就业率大幅提高。
组建职教集团,走出一条职业教育与校企合作办学新路子。2010年7月,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理事长单位。该集团肩负着整合陕西省内涉农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职业教育、师资、科研成果、实验实训、产业发展等多方资源,探索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和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机制,实现互惠互利多赢社会效应的历史使命。现有59个职业院校(其中中职示范校36个),77个企业,3个科研院所,共139个成员单位。其中33个企业在集团内职业院校中设立了人才培养基地、开办了51个订单班、设立了12类奖学金。
杨凌现代农业职教集团运行至今,探索总结出了“校企、校政、校校”3个合作办学平台,构建“引企入校、校政合作、实训共享、现代学徒制、就业基地、顶岗实习、员工培训、教师锻炼、国际合作”9种合作模式,创新了学院12种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6大办学成效。
百县千企和集团化办学相辅相成。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将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和集团化办学紧密结合,深度融合,呈现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态势。
实现了五个有效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五个有效对接。
创新了九种办学模式:一是引企入校合作型中水模式,该模式以全国500强企业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十五局有限公司、陕建集团总公司为代表。二是校政合作型彬县模式,该模式以彬县、凤县等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为代表。三是共建实训基地型杨凌模式,该模式以与杨凌示范区入区企业共建实训基地为代表。四是共建就业基地型兵团模式,该模式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合作就业单位为代表。五是实施员工培训型三木模式。该模式以陕西三木园林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为代表。六是教师挂职锻炼型乐多收模式。该模式以潍坊乐多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为代表。七是学生顶岗实习型柳工模式。该模式以与广西柳工世源工程机械公司等企业合作为代表。八是国际合作交流型ESAF模式。是指学院与法国ESAF公司等国外企业合作,4年选送60多名毕业生到国外创业就业的合作模式。九是现代学徒制型麦迪森模式。该模式以学院与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合作为代表。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百县千企和职教集团的有效平台,积极吸引行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制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市场,大胆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范例,推广应用。创新形成了12个专业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许多已经成为引领同类专业发展的典范。
围绕绿色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休闲农业、机械化农业以及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百县千企联姻工程”的校企校政合作,总结形成了30个合作典型案例,建成了省级以上重点专业38个,省级以上重点实训基地18个,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教指委)62门,全面提升了毕业生素质和能力。
优质教育成就出彩人生 毕业生成了“香饽饽”
就业乃民生之本。
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学院在2009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作交流发言。2009年11月,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4月,被教育部授予首批50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又一次在全国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就业,成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的又一金字招牌。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作为一所以农林水为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为什么就“不是事儿”呢?
百县千企,学生就业的大平台。学院通过实施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与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引企入校,办学入企,在企业建立共享型实训基地,企业在学院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遵循教育与市场两个规律,学校与政府、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多功能开放式综合平台,为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紧跟市场需求,开设适销对路专业。学院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开设70个高职专业,建成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4个、省级优秀教改试点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15个、水利部示范专业3个、国家林业局重点专业2个。率先实行教学标准化建设,制定实施了专业、课程、师资、实训条件等四个建设标准。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或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方法,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精品课3门、省级及行业教指委精品课程32门、院级精品课程96门。
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把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以“五项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学院实验实训室、综合实训基地等对学生免费开放,鼓励学生在仿真实训中创新创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涌现出了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创业之星许彦云等许多创业典型。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技能。学院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经常性地举办各类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2015年6月举行的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项目比赛中,杨凌职业技术学院5名参赛选手获奖,其中刘雅婷同学获得一等奖。在2014年10月举行的全国电子商务运营技能竞赛陕西省省赛中,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分院电子商务专业组建的两支代表经过初赛、复赛,分别取得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好成绩。近五年学生“双证书”获取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赛项目30余个,获奖学生278名。2014年,学院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全员参与促就业。建立了“全校、全员、全过程参与就业”的工作机制,促使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没有就业就没有学院的发展,没有学院的发展就没有每个教职工的发展”的观念和爱生如子的意识,把每个学生的事当作自己孩子的事,认真负责、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宣传、推介毕业生就业。同时,动员毕业生家长、外聘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兼职教师、校友会成员等多方力量,提供就业信息,开拓就业渠道。形成了“大家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行大船”的群势效应。
服务指导,以学生为本全方位。一是依托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与近千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与30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二是依托引企入校合作机制,实施订单培训。三是学院加强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从就业理念、技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四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就业项目推进就业。五是加强对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帮扶,年均在毕业生中发放国家奖、助学金600多万元。
好口碑赢得好生源。 3 月28 日 ,来自全省11地市(区)的4000余名学生参加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单独(自主)招生考试。一共3100人的招生计划,现场被4456位学生“抢空”。
面对计划多、生源少的职业教育大趋势,为何杨凌职院的自主招生考试却能吸引众多的考生参与?延安考生李洞洞说:“杨凌职院在全国的知名度比较高,品牌专业多。”渭南白水县的孙 先生说:“杨凌职院办学历史久,综合实力很强,儿子自己也很愿意来杨凌职院学习一门技能。”
好口碑背后,得益于杨凌职院多年来在培养实用人才方面的创新作为,为学生搭建了就业“直通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2015届毕业生早就被抢空。62名2016届毕业生加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首届“中兴班”,提前一年“名花有主”……